本文目录一览:
镇远舰的介绍
镇远舰:镇远舰长94米、宽18米、吃水6米。
镇远号战列舰是中国清朝海军于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订购及建造的炮塔铁甲舰。清末北洋水师主力舰之一。属定远级铁甲舰。当时有东洋第一坚舰之称。
舰艇信息:定远舰和镇远舰是同一级别的舰艇,在西方也被称为“撒克逊”改进型战舰。当时的装甲舰在海军中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航空母舰,二号舰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巨舰”。
“定远舰”和“镇远舰”有什么不同?
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而定远则同时为北洋水师旗舰。
定远号和镇远号属于定远级战斗舰,都是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分别花费白银140万两和142万两,是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
定远舰和镇远舰的短板是移动速度较慢,定远舰的航速只有15节,镇远舰的航速只能勉强超过15节。在黄海海战的时候,两艘战舰的机器老化,实际航速已经远低于14节。
mm哈乞开斯速射炮 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加上主炮总炮数22门,与镇远舰相同。镇远号装甲舰同样是德国伏尔铿船厂出品,是定远号的准姊妹舰,各项参数基本一致。
定远号是清朝海军舰队北洋水师的战舰之一,其同型舰(定远级铁甲舰)为镇远号。与镇远号一样,定远号同为清廷向德国订购的战舰之一,于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为大清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战列舰镇远号详细介绍
1、第二艘长9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由两台卧式三缸往复式蒸汽机和八台圆形燃煤锅炉驱动,功率6200马力,航速15节,续航力4500海里/10节。
2、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是中尉军衔。主要武器:3门克虏伯210mm主炮,2门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8门57mm霍金斯速射炮,2门47mm霍金斯速射炮,37mm霍金斯加农炮。
3、甲午战争期间被日本海军虏获,战后以战利舰的身份编入日本海军。基本配置 镇远号铁甲舰拥有与1881年竣工的英国的“英弗来息白”(排水量11,900吨)相似配置的主炮炮塔。
4、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镇远”舰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域与日军主力遭遇,战斗十分激烈。管带林泰曾带领全舰官兵宣誓:“舰存与存,舰亡与亡。
甲午海战后当时亚洲最庞大的军舰镇远舰去哪了
1、镇远后来编入日本舰队,定远则被日本人用来拆迁建别墅。日本镇远、定远舰部分遗迹:定远亭,由定远船的一些残骸建成。),位于戚薇福冈县太宰府市。福冈县太宰府市光明寺丁原队长的书桌。
2、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镇远”舰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域与日军主力遭遇,战斗十分激烈。管带林泰曾带领全舰官兵宣誓:“舰存与存,舰亡与亡。
3、有些赔偿给了日本,有些清朝自己留了下来。镇远号是被日本人掠取了。
4、年2月5日凌晨,“定远”舰在威海保卫战中,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丁汝昌下令趁军舰尚未沉没前驶往刘公岛南面搁浅,利用舰炮,增强东口的防御力量。丁汝昌被迫撤离“定远”,移驻“镇远”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