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列舰为什么被淘汰,十大最恐怖战列舰排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8-15 00:46:11 浏览56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战列舰为啥被航空母舰取代

1、航母的舰载机可以灵活使用,不但能对空、对海、对陆进行攻击,也能反潜、侦察、预警,而且打击范围远远超过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这些是战略舰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因素。

2、你采纳的是错的,航空母舰之所以能打败战列舰,是因为它能施行超视觉打击。

3、但是就是这样充满阳刚之气的战列舰却被航空母舰取代,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首先就是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舰载机,攻击距离远。其次就是在和平时期,航空母舰可以很好的参加抢险救灾的工作,开设海上医院。

4、综合作战效能远不及航母,攻击范围更是小的可怜,在现代的海战中,是个既没什么作用有耗费大量资源和金钱的装备,自然被无情的淘汰。

5、我认为战列舰应该是被航母淘汰了。因为现在的航母和二战时期的航母完全不能相比,现在的航母攻守兼备,具有很强的反击能力。

为什么战列舰会被淘汰?

1、因为战列舰靠装甲和巨炮攻击对方,吨位超大,作战效果与飞机轰炸类似或更低,而当时1艘航母的排水量低于或基本接近战列舰,在准确性和射程上更高,因此航母逐渐淘汰战列舰成为海战主角。

2、被航母淘汰,因为战列舰的体积庞大,但是和航母相比,自身的防护能力并不够强,而且战列舰造价昂贵,制造战列舰还不如制造航母。

3、十五世纪末,主要是两个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最初形态的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一是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前装滑膛炮逐渐成为一种可靠的武器;二是航海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建造较大的船只,以风力而不是人力航行。

4、也会稀里糊涂重重的挨打,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迅速沉没了。无用的东西就不要留着浪费钱财。战列舰太落后了,淘汰是必然的。现在早已不是二战以前的时代和那时候的战争模式,战列舰被淘汰是情理之中。

5、但那点飞机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一条正规空母都没有被打空,顶多就一两条护航空母的量吧。多炮塔神教就这么消失在航空战法之下了。

为什么二战结束后战列舰慢慢的都消失了?

我认为至少有两件事物导致了战列舰的消失:核动力航母,1948年二战结束,但是5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发核动力航母。这是个不需要加油,可以携带上百架飞机在全世界的海洋纵横的怪物,太厉害了。

第一,现代海战是立体作战,战列舰注重舰炮打击的特征显然跟不上时代潮流。战列舰的防空能力很弱,而现代海战中的空中威胁远大于舰炮和鱼雷。

战列舰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称为主力舰。二战结束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不再是舰队中的主力,其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二战后,各国把重心转移到航空母舰的研发上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防空技术飞跃发展,战列舰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现代战争的角度看,战列舰的“弱点大,优势小”。

因为技术在进步,导弹取代了大口径火炮的地位,所以巨舰大炮的巅峰代表战列舰渐渐从二战后退出历史舞台。到了70-80年代,随着导弹、动力系统的小型化,巡洋舰渐渐也退出历史舞台。

战列舰为何会退出历史舞台?

二战后,各国把重心转移到航空母舰的研发上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防空技术飞跃发展,战列舰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现代战争的角度看,战列舰的“弱点大,优势小”。

巨炮被航空攻击所取代,战列舰没有非常有效的防空,主要还是对舰决战兵器,遇到对方空袭容易自乱阵脚。战列舰(Battleship)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又称战斗舰、主力舰。

战列舰退出历史主要有以下原因:攻击距离短,不能实施超视距作战。

巡洋舰为什么要退出历史舞台?巡洋舰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年战列舰有速低、消耗大、建造成本高,数量少的问题而出现的,其作用在于填补战列舰的空缺。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商业保护、搜捕、侦查,运送信件,破坏敌方贸易线等任务。

战列舰的退出历史舞台,主要也是因为航母、导弹、甚至是核子技术的出现,削弱了战列舰的存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战列舰“密苏里”、“威斯康星”号也参战了,但这时的战列舰已是今昔比。

为什么战列舰和巡洋舰被淘汰了

1、这个是时代的变迁导致的,最开始的时候列强发展海军认知比较简单也就是重炮巨舰,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战争的发展,导致传统的重炮巨舰已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变得鸡肋。

2、淘汰战列舰和巡洋舰主要是因为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中,人们发现航母舰载机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舰炮。试想在那个年代雷达还并非标准装备而且能力有限,舰载机的肉眼侦查通过无线电的报告使得在海战中获得巨大的情报优势。

3、但显然意义不大,反倒是支出众多,因此战列舰的退出是因为任务被取代,是技术的新运用。况且在现在的条件下哪个国家肯用多余的资源去建造一艘多余的战舰呢。

4、第五,战列舰船体规模大、吃水深,能够停靠的港口有限,海外部署是个问题。另外,战列舰如果不能驶到近海,则无法实施对岸攻击,限制了它的作战运用。吨位大,自然目标也大,在海上更容易被敌方的武器命中。

5、没有速度优势的战列舰主要任务就是在海军基地或者港口附近防御,而有速度优势的巡洋舰则主要执行海上巡逻和远洋作战。

6、航母则多得多。再就是战列舰运行成本高,大和级一次装满燃油需要6300吨,而且续航力只有几千公里。在二战时期,航母技术水平低,战斗力强,所以二战后,战列舰被淘汰。新中国没有战列舰、没有巡洋舰。

战列舰为什么被世界各国海军抛弃?

战列舰的退出历史舞台,主要也是因为航母、导弹、甚至是核子技术的出现,削弱了战列舰的存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战列舰“密苏里”、“威斯康星”号也参战了,但这时的战列舰已是今昔比。

从理论角度分析:一,射程优势。舰载机就像是航母的弹药。航母在战列舰的射程之外很远,就可以吧战列舰干掉。二,作战效率问题。把舰载机的航程看做航母的射程范围,航母可以控制的海域比战列舰大几百倍,这是控制范围优势。

现代战争,凡是面对对方制空权无能为力的武器,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有被打击和摧毁之虞。而战列舰怕的就是制空权,无法抵挡飞机在远距离向它发射的各种武器。就算不使用飞机,战列舰的强敌也比比皆是。

巨炮被航空攻击所取代,战列舰没有非常有效的防空,主要还是对舰决战兵器,遇到对方空袭容易自乱阵脚。战列舰(Battleship)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又称战斗舰、主力舰。

我认为至少有两件事物导致了战列舰的消失:核动力航母,1948年二战结束,但是5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发核动力航母。这是个不需要加油,可以携带上百架飞机在全世界的海洋纵横的怪物,太厉害了。

即使作为平台而言,尽管它可以承载更多的新武器和技术,也可以是核动力的,但显然意义不大,反倒是支出众多,因此战列舰的退出是因为任务被取代,是技术的新运用。